2013年11月19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關于《關于強化創新驅動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情況的報告》,會議認為,近年來,我市在出臺政策、優化環境、做大產業,精簡審批等方面作了大量有效工作,機制體制不斷完善,產業產品競爭力繼續增強,優勢企業帶動作用逐步顯現。但工業經濟發展和創新的整體實力與省內外先進市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
為進一步強化創新驅動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
一、要加強政策引導,著力優化企業自主創新的發展環境。要繼續完善激勵企業自主創新政策,加大政策的執行力度,并追蹤政策落實及績效體現情況。要強化市發改委、經信委、財政局、科技局、人社局等部門對企業自主創新和轉型提升的指導、協調和服務,著力營造全市工業企業自主創新轉型升級的發展環境。
二、要突出企業主體,著力強化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要大力推進“八大產業”轉型發展,促進支柱產業做大做強。加快曙光化工新項目建設進度;推進環新集團新項目研發引進;督促華茂加快產業提升,做大做強面料,延伸產業鏈。要加快推動部分重點企業轉型升級。對中船柴油機、恒昌機械、安簧機械、泰發能源、泰邦船舶、菱湖涂料、南方實業等一批發展勢頭比較好的中小微企業、科技型企業進行摸排,制定促進轉型發展的“一企一策”,加快企業創新發展。
三、要突出工作重點,著力加快企業自主創新的平臺建設。要加快開發區和高新區(籌)建設,積極推動跨區域合作互助,尋求與中關村發展集團、賽富亞洲投資基金會、久有股權基金會等合作,建立創新產業基金平臺、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等,引進科技含量高的企業進入產業基地,促進全市高端產業集聚。要重視支持科技企業孵化器和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加大對孵化中心人才、項目扶持力度,使孵化中心培育的科技成果盡快走出中心形成規模企業和新興產業。
四、要改革體制機制,著力打造企業自主創新的人才隊伍。要建立完善有利于人才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整合人才資源,推進校企合作,促進人才向企業集聚、向新興產業流動,支持企事業單位搭建人才培育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寬松環境和文化氛圍,構筑創新型人才高地。要大力培養支柱產業、重點企業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專業技術人才。要注重引進符合產業發展需要、帶有科技項目的高端人才,通過人才帶項目的引入,促進我市重點產業、新興產業的提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