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主頁 > 新聞中心 >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安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發布時間:2021-12-29     閱讀次數:

            《安慶市黃梅戲保護傳承條例》已經2021年10月20日安慶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通過;2021年12月22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批準。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現予公告。

            安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21年12月24日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關于批準《安慶市黃梅戲保護傳承條例》的決議

            (2021年12月22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

            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查了《安慶市黃梅戲保護傳承條例》,決定予以批準,由安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施行。

           

            安慶市黃梅戲保護傳承條例

            (2021年10月20日安慶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通過    2021年12月22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批準)

            第一條  為了保護和傳承黃梅戲藝術,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黃梅戲藝術的保護傳承。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的保護傳承對象,包括下列具有歷史、藝術價值的黃梅戲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相關的實物和場所等:

            (一)黃梅戲聲腔音樂和曲譜,黃梅戲劇目和劇本,黃梅戲表演藝術,與黃梅戲相關的傳統習俗、藝術樣式和制作技藝等;

            (二)與黃梅戲相關的行頭、砌末等實物,以及演出場地場所、建筑和設施;

            (三)黃梅戲創作、演出、研究、教育、普及等活動以及文物、實物、資料的征集、收藏、展示等;

            (四)黃梅戲代表性傳承人;

            (五)與黃梅戲相關的其他需要保護的對象。

            第四條  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原則,貫徹保護為主、合理利用、傳承發展、創新融合的方針,推進黃梅戲保護傳承工作。

            第五條  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黃梅戲保護傳承工作的領導,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將保護傳承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同時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增長機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黃梅戲保護傳承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市和縣(市)、區應當具有標準演出劇院和一個以上傳習場所。鼓勵鄉級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建設演出和傳習場所,滿足黃梅戲保護傳承需要。

            第六條  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黃梅戲保護傳承工作。其他相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做好相關保障工作。

            第七條  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以多種方式參與黃梅戲保護、傳承、宣傳、交流與合作。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或者其委托的相關專業機構應當組織黃梅戲資源的普查和相關史料的搜集、整理研究,搶救、保護和傳承瀕臨失傳的聲腔、劇目及相關技藝。

            第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專家評審小組和專家評審委員會,依法認定黃梅戲代表性傳承人。建立健全各級黃梅戲傳承人體系,支持傳承人開展傳承、傳播活動,注重黃梅戲集體傳承和活態傳承。

            第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應當加強黃梅戲人才保護和培養,設立“黃梅戲英才庫”,制定相關政策予以激勵和保障。建立黃梅戲人才梯隊,接力傳承,梯次培養黃梅戲領軍人物。

            加大對黃梅戲編劇、作曲、導演、舞美、演奏和表演等人才培養力度。

            鼓勵黃梅戲表演團體、戲曲院校等機構系統培養黃梅戲人才。

            支持黃梅戲代表性傳承人成立工作室,實施收徒傳藝工程。

            第十一條  支持黃梅戲創作生產,挖掘整理優秀傳統劇目,加強現實題材創作,提升黃梅戲原創能力。通過征集新創、整理改編等方式,調動全社會黃梅戲劇本創作積極性、主動性,推出優秀黃梅戲劇本。

            第十二條  支持民營黃梅戲表演團體、戲迷票友組織規范健康發展。鼓勵民營黃梅戲表演團體、戲迷票友組織參與政府主辦的各類重大節慶文化活動。

            第十三條  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以下列方式參與黃梅戲保護傳承:

            (一)設立保護傳承場所,展示傳承項目;

            (二)捐贈黃梅戲史料、資料、文物、實物或者委托專業文化機構收藏保管、展出;

            (三)參與黃梅戲相關史料、實物的發掘、搜集搶救工作;

            (四)參與黃梅戲藝術創作生產、傳播交流等活動;

            (五)捐資或者設立基金會,資助黃梅戲保護傳承。

            第十四條  文化主管部門應當與教育主管部門協商配合,組織黃梅戲表演團體進校園演出,組織學生走進劇場現場觀看。支持中小學校將黃梅戲納入課堂教學內容,支持學校建立多種類型的黃梅戲興趣小組。

            第十五條  鼓勵形成以黃梅戲為主的產業鏈,實現黃梅戲市場化、多元化發展。

            鼓勵通過新媒體開設、制作欄目節目,宣傳推廣黃梅戲作品、傳播普及黃梅戲知識。

            鼓勵利用科技手段,加大黃梅戲與動漫、網游、文創等產業的融合,加強黃梅戲數字化保存、展示和傳播。

            第十六條  鼓勵黃梅戲對外交流,支持黃梅戲院團開展國內外巡演、展演。

            第十七條  黃梅戲保護傳承經費,主要用于:

            (一)黃梅戲資源的普查、挖掘、整理、研究;

            (二)黃梅戲相關資料、實物的征集和保存;

            (三)黃梅戲藝術創作生產;

            (四)黃梅戲宣傳、普及和推廣;

            (五)黃梅戲人才的保護和培養;

            (六)黃梅戲重大活動及對外交流;

            (七)黃梅戲演出、展示等場所、設施的建設和維護;

            (八)中小學黃梅戲教學研學活動;

            (九)黃梅戲保護傳承的其他事項。

            第十八條  將黃梅戲演出納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目錄,通過政府補貼等方式,繁榮戲曲演出市場,培育戲曲消費群體。

            第十九條  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履行保護管理職責的;

            (二)在保護傳承項目和傳承人評審認定過程中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的;

            (三)截留、挪用、擠占保護傳承經費的。

            第二十條  違反本條例的行為,法律法規已有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一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

            第二十二條  本條例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津县| 施秉县| 登封市| 海伦市| 元谋县| 西吉县| 旅游| 宜川县| 屯门区| 台北市| 三亚市| 通城县| 溧水县| 西和县| 神农架林区| 宁远县| 山丹县| 丘北县| 涿鹿县| 岳普湖县| 长垣县| 福贡县| 库车县| 通河县| 怀化市| 富民县| 长宁县| 出国| 定兴县| 辉南县| 兴化市| 鸡西市| 友谊县| 靖宇县| 长白| 屯昌县| 新绛县| 紫云| 临清市| 柘城县|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