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13日,桐城市代表團審議了市人大常委會和“兩院”工作報告,繼續審議了政府工作報告,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這幾個工作報告總結工作實事求是,令人信服;謀劃未來的工作高屋建瓴,措施得力。代表們結合實際,紛紛踴躍發言,積極建言獻策。
張祥安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完全符合中央精神、安徽要求和安慶實際,順應了安慶加快發展的大勢以及全市上下期望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愿望,是一個凝聚人心、鼓舞干勁、求真務實、奮勇爭先的報告。幾個報告總結成績全面客觀、分析問題準確實在,部署下步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我完全贊同。過去的一年,桐城市凝心聚力、扎實苦干,各方面工作都有新進展、多方面工作取得新突破,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方面:一是招大引強有了新突破,成功引進一批大項目,特別是投資70億元的國軒新能源基地項目成功落地;二是捧回了三個金字招牌,桐城市成功獲評“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下一步,桐城一要盡快重返全省十強,鍍亮金色。將階段性進位目標具體化,增強“慢進是退、不進更是退”的緊迫感,汲取力量、整合資源、尋求突破。二要高水平建設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出新本色。充分運用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遺存,合理規劃城市建設。三要著力打造教育強市,彰顯特色。桐城素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要高度重視名校建設,打響教育閃亮品牌。四要下決心保護青山秀水,增添綠色。要以獲評“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為契機,打造宜居環境。
徐 雄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總結成績注重用事實、數據和項目說話,對存在問題不遮不掩,對未來五年和2022年的工作部署重點突出、鼓舞人心,提出的工作舉措務實具體。特別是報告在2021年和本屆政府工作總結中8次提到桐城,這既是肯定,更是鞭策;今年重點工作中,著墨10處對桐城市提出明確要求。下一步,桐城市將著力抓升級促提升,聚焦科技創新,突出數字賦能,推動本土傳統產業快速轉型、迭代升級,力爭打造一批行業“小巨人”和“領頭羊”,推動產業集聚集群發展。著力抓招引促落地,進一步深化推進“內搭平臺、外聯老鄉”,提升“雙招雙引”成效;立足產業實際,高站位、高標準謀劃投資類項目,通過投資拉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著力抓鄉村振興,鞏固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科學制定城鄉和村莊規劃,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做大做強本土農業品牌,統籌推進就業、就醫、就學等民生事業發展。著力抓作風促實干,全面增強“慢進也是退”的緊迫感、危機感,真抓實干、緊抓快干,敢于斗爭、踔厲奮發,以鐵擔當硬作風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安慶市“進百強、上臺階”貢獻桐城力量!
章周中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鼓舞人心、提振信心、催人奮進。2021年,在安慶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桐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招大引強取得新突破,創新賦能有了新提升,改革開放得到新進展,風險化解取得新成效,但對照上級要求還存在不少差距。2022年,桐城將錨定進軍“全省十強”,打造“人文勝地、智造名城”目標,振奮精神、全力趕超。
江學潮代表建議,一是希望安慶市高度重視桐城派文化,以全域旅游為指導思想,研究培育推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二是桐城市要勇于爭先,對標對表,針對發展中存在的短板,有效設計一批規劃項目,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廣大干部要真抓實干、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推動各項工作出新、出彩、出眾。
焦 玲代表建議,一是加快推進土地資源整合力度,精細銜接“一帶一軸一環三片”城市設計;二是謀劃安慶市兒童醫院、兒童福利院,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三是加快城區與高鐵站間的交通建設,方便百姓出行;四是要串聯全市各縣(市)的旅游景點,推出幾日游、聯票機制;五是桐城作為全市縣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要在“雙招雙引”上積極作為,為其他縣(市)區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江 平代表建議:一是大力引導區域內的勞動力就地就業。二是制定高含金量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增加高素質人口的政策,適當規劃一些人才住房配套用地。
劉振興代表建議,積極推進桐城穩定同位素等產業園區的建設和規劃;統籌考慮桐城市的優勢產業,打造集約型產業園;優化桐城市園區服務和管理水平,以優質服務引進并引導高科技企業成長。
汪林林代表希望新一屆政府繼續關心支持黃梅戲文藝工作,讓傳承保護發展黃梅戲藝術的地方法規真正落地生根、早見成效。
黃志龍、許新猴、陳 鳳、方小寶代表建議,一是加大大數據技術引導力度,成立智慧工廠建設領導小組,推動智慧工廠建設;二是出臺相關人才創新創業優惠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三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企業做大做強;四是認真落實雙碳目標,積極培育節能低碳新模式;五是加快推進“畝均效益評價”政策的落實,推進資源要素高效配置,實現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何 源、桂 琴代表建議,一是桐城市積極推動中小學教育布局調整,擴大普惠性教育資源;二是出臺相應政策、落實配套資金,為“雙減”助力。
戴雙杰、汪友勝代表建議,要持續打造富鋅農產品品牌的宣傳推介力度,積極對接科研院所,研究建立富鋅技術試驗示范基地;擴大農業保險范疇,適度放寬家庭農場二、三產業設施用地政策。
王文平、張宏完代表建議,安慶市政府要出臺相應政策,做到招商、安商,留住外地企業,延長產業鏈,引導本土企業做大做強。
崔漢平代表建議,一是國資部門分類整合國有資產、引導國有企業謀劃發行REITs項目。二是精挑細選一些信念堅定、能力強、服務優的干部組建企業服務中心、項目服務中心,打造涉企“一站式”服務平臺。三是引導全市縣域內各平臺與安慶工業大腦的銜接,為縣市區產業賦能。四是規劃整治農村建房,盤活建設用地指標。五是將“五水”(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統一治理,統籌考慮數字化建設與管網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六是將唐灣電站納入市重點前期工作項目,希望安慶市協調解決國土空間規劃調整過程中的生態紅線問題。
湯莉萍代表建議,大力推進高質量“雙招雙引”,源源不斷招大企業、大項目,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著力實現“進百強、上臺階”的目標。
汪向東代表說,振興縣域教育可從三方面著手,一是要持續加大對高中的資金投入,嚴格禁止亂招生、亂辦班、亂挖師資等擾亂教育秩序的違規行為;二是要及時補充縣中教師編制,著力解決縣中教師總量不足和結構性缺員問題;三是要明確高中教育服務邊界,凈化教育生態,推動高中教育均衡發展。
方澤濤代表建議,在新206國道道路兩側設立服務區,規范來往車輛停車秩序,避免安全隱患。
葛大俊代表建議建設清真屠宰場,治理屠宰排污問題。
張 耘代表建議:多角度全方位發掘文化潛能,以大宜城的視角做足文化整合功夫,緊跟時代脈搏,創作一批政策支持、群眾喜愛的優秀文藝作品。針對人口老齡化問題,要建立以社區為單位的微型陪護站,鼓勵動員社會化養老機構先行先試,推動居家養老向深層次邁進,同時選擇在若干老齡人口多、基礎條件具備的城市社區,打造幾個老齡陪護示范站點,形成經驗,推而廣之。希望安慶市多開展六尺巷文化、非遺文化宣傳活動,打造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更多實踐。
鄭 鋒代表說,針對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基層服務能力方面,建議:完善分級診療服務制度;加快醫聯體、醫供體建設力度;積極推進醫生的薪酬制度改革;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衛生服務;提高中醫藥服務基層的力度,完善藥材種植、加工、銷售產業鏈,帶動經濟發展。
方建斌、劉 平代表建議,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方面,要配強配好村級領導班子,建設農村專業化隊伍;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發揮資金最大效益;要強化特色產業發展,積極探索“黨建+企業+基地+農戶”的合作經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