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上午,《安慶市黃梅戲保護傳承條例》頒布實施新聞發布會舉行,該條例將于6月1日起施行,這標志著我市黃梅戲保護傳承工作將邁入法治化軌道。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程志翔出席發布會并講話。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市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齊申勇作該條例立法情況說明。
黃梅戲是第一批經國務院批準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安慶最為靚麗的“城市名片”,但近年來,作為五大劇種之一的黃梅戲與其他地方劇種一樣,在保護傳承中存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為了更好地保護傳承黃梅戲藝術,2018年,安慶市人大常委會將《安慶市黃梅戲保護傳承條例》列入五年(2018-2022)立法規劃,并先后十易其稿,于2021年10月20日安慶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通過,2021年12月22日安徽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批準。
即將施行的《安慶市黃梅戲保護傳承條例》,規定了黃梅戲的保護傳承對象,界定了政府及相關部門、單位在黃梅戲保護傳承中的職責,加強了黃梅戲資源的普查和保護,并就黃梅戲保護傳承基礎設施建設、黃梅戲人才保護和培養、黃梅戲劇目創作以及黃梅戲的普及和宣傳等進行規范。
程志翔在發布會上指出,《安慶市黃梅戲保護傳承條例》的制定是黃梅戲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設文化強市的重要舉措,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制定實施該條例的重大意義,切實抓好該條例的學習宣傳貫徹實施,真正使黃梅戲工作邁入法治化軌道,為開創黃梅戲藝術新局面作出積極貢獻。
發布會上,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有關負責同志就貫徹實施《安慶市黃梅戲保護傳承條例》作表態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