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市人大代表、太湖縣第二中學教師張云華,她從來不忘自己“教育工作者”和“群眾代言人”的雙重身份。一方面,她立足三尺講臺,以教書育人為己任,用愛心點亮萬千孩子人生夢想,是學生喜歡的“好老師”;另一方面,她牢記人民重托,積極建言獻策,堅持為群眾辦實事,是群眾滿意的“安慶市最美人大代表”。
立足本職工作,獻身教育事業
“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10月16日,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
作為一名美術老師,張云華有著獨特的教育理念,她認為應該引導學生感受美、欣賞美。教學中,她潛心鉆研,因材施教,積極推進新課改,大力發展素質教育,想盡各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她的學生們在美術課上不僅學到了繪畫技巧,而且創作力和想象力也與日俱增。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從教的二十余年里,她先后培養100多名藝術特長生,用實際行動為熱愛藝術的學生點亮夢想。她個人也榮獲省級美術骨干教師、市級師德標兵、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等榮譽。
同時,她一直堅持做著慈善事業,常將自己的收入拿出一部份去支助貧困學生,利用節假日免費教授貧困家庭孩子們學習美術及陶藝。她的學生周揚陽在她的培養下不僅順利完成學業,其個人作品《素心吟秋》也獲得了第十一屆安徽省徽工獎銀獎、《蓮意》入選安徽省第七屆美術大展,而且在她的資助下創辦了擁有正規資質的太湖縣五千年藝術學苑培訓中心。
張云華說,“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將認真學習和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上,繼續扎根教育沃土,加強素質教育,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更好的服務學生、服務社會,為教育強國發力”。
積極履職盡責,發揮代表作用
“了解人民群眾對文化教育的期盼,反映當下文化教育領域存在的困難問題,提出切合實際解決問題的意見建議,是一名教育基層代表的應盡職責,也是我努力的方向”,張云華說道。作為一名來自教育界的人大代表,張云華主動亮明代表身份,通過各種渠道聽民聲、解民憂,用實際行動書寫著一名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
太湖縣第二中學唯一的大門距長河路還有一段長約200米、寬約4米的區間路,早晚上下學時,人群擁擠,師生出行困難,存在嚴重的交通安全隱患,家長、師生對此苦惱不已。針對道路狹窄存在安全隱患問題,張云華提出《新建太湖縣第二中學東大門》的建議。目前,該工程已啟動實施,基本完成了路基建設。隨著東大門的建成,下一步將有效緩解校門擁堵現象,為家長、師生提供安全的出行環境。
此外,張云華還根據群眾心聲提出了《加快建設太湖縣美術館》和《打造文化藝術一條街,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等建議。這些建議的提出均引起縣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重視并予以落實。現如今,美術館已建成,面積達1300多平方米,累計舉辦攝影和書畫展90余次。文博園一期藝術一條街已經有22位藝術家工作室入駐,藝術群落已逐步形成規模。
今年,她創辦的太湖縣蕭子陶藝工作室被打造成教科文衛領域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點,作為實踐點召集人,她先后組織代表開展非遺保護、全域旅游視察討論、文物保護調研等活動,為非遺保護、文化傳承、全域旅游等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不管是站在三尺講臺上,還是與人民群眾在一起,張云華始終努力傳遞正能量,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誓言。(朱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