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切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打好監督組合拳,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貢獻人大力量。
堅持問題導向,狠抓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
市人大常委會在審議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報告時要求,“要注重‘1+1+N’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成效,將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與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市創建相結合,重點關注群眾身邊有感的生態環境問題”。2023年上半年,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懷寧縣上峰水泥月形山礦區和宿松臨江產業園督查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情況,提出要“進一步細化措施清單,高標準、嚴要求抓好整改”“進一步排查梳理共性問題,研究完善工作機制,從推動解決一個問題到帶動解決一類問題”。11月初,通過聽取匯報、座談交流、查閱資料等形式,檢查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最新進展,對“1+1+N”仍未銷號的問題和重點領域仍然存在的薄弱環節,市人大常委會將持續加大監督力度。
突出硬性監督,助推《決定》落地見效
2022年10月,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依法加強生態環境要素保障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定》。2023年11月份,組織開展了一輪既上下聯動、全面覆蓋,又突出重點、問題導向的專項檢查。作出《決定》一年來,市縣兩級政府在保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的前提下,不斷強化生態環境要素供給意識,主動優化工作流程,在優化生態保護紅線、推進“雙碳”工作、推動產業發展、規范行政執法、創新服務模式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舉措,成效顯著。2023年12月29日,市人大常委會在審議檢查報告時提出“強化綠色轉型發展”“強化生態環境保障要素的供給”“加快推進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優化論證工作”等六個方面審議意見,推動進一步發揮《決定》在協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
發揮法律巡視作用,助力大氣質量持續向好
2023年8月份,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安徽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執法檢查,要求進一步加強普法宣傳,并以移動源治理為重點探索“小切口”立法,加快《安慶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立法進程。市人大常委會對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落實建議情況進行跟蹤督辦,截至12月28日,全市PM2.5平均濃度為33.3微克/立方米,全省第7;全市優良天數比例為86.5%,全省第7,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
回應代表關切,強化環境突發事件應急能力
市人大常委會跟蹤督辦“關于加強長江安慶段及沿江工業園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的建議”,召開督辦會議“面對面”現場交辦,深入安慶高新區部分企業就智慧環保、應急物資儲備、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等“點對點”精準督辦。2023年10月份,組織代表參觀智慧環保平臺、環境應急物資庫,到安慶石化、安慶曙光集團現場調研,“實打實”跟蹤問效。市政府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人大代表建議的落實,環境應急處置工作全面強化,環境安全督導定期開展,應急物資庫體系逐步強化,已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庫87個,保障突發情況應急物資及時到位。安慶高新化工園區重大安全風險防控實訓基地已建成,將大大提高我市化工企業實訓保障能力。
強化宣傳引導,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2023年,市人大常委會圍繞“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守護藍天碧水綠地”主題開展環保世紀行活動。江淮環保世紀行、安慶環保世紀行采訪組,均對我市濕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中的創新舉措和工作成效進行了宣傳報道。中國環境APP報道了太湖縣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潛山市礦山地質生態保護,中安在線報道了花亭湖持續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經視生活頻道報道了潛山雪湖公園重塑雪湖綠屏再現詩畫勝景,安慶新聞聯播報道了宿松縣程嶺鄉濕地自然保護區碧波蕩漾候鳥成群……推動樹立“環境保護與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的責任感,為建設生態文明和探索環保新道路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通訊員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