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3日在安慶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2024年主要工作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護航高質量發展彰顯新作為
助力經濟穩中向好。聚焦經濟運行,深入實施“四季監督”系列行動,開展“十四五”規劃實施情況調研。聚焦重大項目,審議市政府2024年市本級重大政府性投資項目情況報告。聚焦財政績效,依法監督推動零基預算改革;深化預算審查監督,督促2024年市本級預算部門項目數較上年壓減238個。聚焦服務市場主體,推動企業反映的41項訴求問題全部辦結。
服務制造名城建設。聚力營商環境優化,助推全市營商環境居全省前列。聚力產業集群發展,推動實施“一十百千”產業培育工程;牽頭推進商業航天、膜塑刷產業鏈。聚力平臺基礎建設,開展專題詢問,凝聚港口發展良策16條。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組織多級人大代表聯合視察“一帶一軸一環三城”城市設計首發項目推進情況,審議市政府專項工作報告,推進審議意見的落實。市、縣(市、區)人大常委會聯動專題詢問實施“千萬工程”、開展“百村行動”、精品示范村建設及“搖錢樹”工程等情況,力促問題解決。
二、加強立法、促進善治,推進法治安慶建設達到新水平
保障憲法法律實施。開展憲法宣傳周、“江淮普法行”活動,組織任前法律知識考試42人次,推動被任命干部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備案審查規范性文件65件,開展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規范性文件專項清理。
持續提升立法質效。制定《安慶市無廢城市建設條例》。在全省率先制定《安慶市傳統村落保護條例》。貫徹上位法規新規定,修訂《安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開展《安慶市燃放煙花爆竹管理條例》立法后評估。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審議市中級人民法院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情況報告、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工作情況報告。持續開展“兩官”履職監督工作。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安徽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實施情況調研,推動“六大保護”落地落實。
三、情系人民、回應關切,促進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
助推公共服務提質增效。開展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等50項民生實事監督性調研。審議全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情況報告。開展《安慶市黃梅戲保護傳承條例》《安徽省養老服務條例》執法檢查。在醫保制度改革、社會保障卡深化應用等方面提出監督性意見。
助推生態文明持續改善。聚焦中央和省交辦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加強監督,督促解決一批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在專題調研基礎上,審議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報告。督促完善城市水污染治理規劃、提升污水治理成效。
助推守牢守好發展底線。督促地方金融組織加強風險隱患動態監測。開展《安慶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執法檢查,夯實安全基礎。常委會班子成員積極參與信訪督導,著力化解社會矛盾。
四、直通民意、匯聚民智,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安慶樣板展示新風采
基層實踐更加豐富。搭建了一批民主民意表達平臺載體,探索了一套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工作機制,建立14個示范點。在10個縣(市、區)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安慶基層聯系點預算直通站,整理上報政府隱債化解、消費稅改革等方面建議67條,采納23條,得到全國人大預算工委表揚。在全省率先出臺《華僑代表人士列席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辦法》。
“三個聯系”更加緊密。注重主任接待日實效,開展“代表·局長面對面”活動,促進民聲民意民生的全鏈條轉化。邀請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26人次,參加常委會視察、立法調研、執法檢查等活動238人次。開展代表“三進三訪”723人次。
代表作用更加突出。高質量開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動。全年五級人大代表在閉會期間提出建議106468件,辦結率95.4%。實行代表建議辦理“四督合一”,11件代表建議由市委書記、主任會議成員重點督辦,7件建議由市政府負責同志領辦。
五、守正創新、爭先創優,“四個機關”建設邁上新臺階
政治機關建設有高度。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黨對人大工作的全面領導,確保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委要求落實到人大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市委主要領導領銜督辦制定《安慶市傳統村落和傳統建筑保護利用條例》的議案。認真開展黨紀學習教育,落實5方面15項學習教育任務。
國家權力機關建設有力度。聽取市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報告。作出9項決定決議,關于加強全市重點領域消防安全工作的決定得到國家應急管理部的充分肯定。對任命的21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開展述職評議,強化評議結果運用,實現監督人和監督事的有機結合。
工作機關建設有深度。開展“規范升級、提質增效”行動,進一步完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度、規程。完成《安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志》編纂工作。開展縣鄉人大工作創新優秀案例推選。舉辦“代表大講堂”7期,全市人大系統青年干部能力提升班10期。
代表機關建設有溫度。出臺規范代表網絡行為指導意見。探索建立代表履職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各級人大代表榮獲省部級表彰表揚23人次。
2025年工作安排
一、在服務高質量發展中彰顯人大擔當
聚力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強履職促發展。持續開展“四季監督”行動。審議“十四五”規劃完成、年度計劃執行情況報告。專題調研“十五五”規劃編制、加快外貿新動能培育、僑企發展、科技金融等工作。高質量完成全國人大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監督評價指標體系試點任務。助推深化零基預算改革走在全省全國前列。持續監督營商環境不斷優化。聚力城鄉、文旅融合發展,聚焦重點民生事項,強履職增福祉。監督“一帶一軸一環三城”城市設計實施,促進濱江帶等盡快形成城市亮點。推動黃梅戲文化研究發展。審議房地產市場運行、少數民族聚居區經濟發展、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濕地保護情況報告,開展城區污水系統整治暨水環境改善專題詢問。檢查《推廣運用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推動基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決定》《加強全市重點領域消防安全工作決定》實施情況。開展安慶長江大堤安全管理專題調研。聚焦基層“三保”等重點民生工作開展監督。
二、在法治安慶建設中作出人大貢獻
高質量立法。制定安慶市機動車船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修訂《安慶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開展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電梯安全管理、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促進等立法調研。推動法規實施管理全周期。開展省市物業管理條例執法檢查,對《安慶市無廢城市建設條例》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審議市政府“八五”普法情況報告等。
三、在爭創全過程人民民主市域樣板中展現人大作為
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安慶實踐。規范提升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點。深化“人大開放日”活動。保持全國人大基層預算聯系點工作走在前列,高質量服務全國人大財經工作,積極爭取有利于地方財經發展的政策法規。高質量建設全國人大立法基層聯系點。優化建議辦理協商和評價激勵機制,深入開展代表“展示三風采”“三進三訪”活動。全面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開展街道議事代表會議制度試點。推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履職評議進基層站點征求意見。
四、在“四個機關”建設中出彩人大形象
以政治統領鑄忠誠。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擦亮“三引領三彰顯”機關黨委、支部建設品牌。建立黨建、紀檢季度巡檢“雙點評”制度。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反腐,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以改革創新提質效。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深化民主法治領域改革。健全和完善新時代地方人大工作機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