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
2014年4月28日
主任會議:
根據常委會年初工作安排,3月上中旬,在分管主任的帶領下,財經工委會同內司工委、市統計局組成調研組,對全市統計依法行政工作進行了調研。現報告如下:
一、 基本概況及特征
這次調研,重點圍繞統計依法行政責任落實、統計基礎建設、統計行為規范和企業一套表聯網直報等情況展開。在聽取市統計局全面匯報的基礎上,分三個小組,赴桐城、懷寧、潛山、岳西、大觀、宜秀等6個縣(市)區,深入6個鄉鎮和12家企業查看統計資料并座談等方式,了解基層真實情況。調研中,現場分析查擺問題,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
總體看,近年來,我市深入開展統計普法宣傳教育,扎實推進統計事業健康發展,統計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各級各有關部門加快統計信息化進程,著力提高依法統計的能力,努力保障統計資料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市統計局積極履行職能,促進統計服務水平有新突破、統計基礎工作有新加強、數據質量有新提高、統計公信力有新提升。全市統計依法行政工作體現出以下特征:
1、機構明確。市、縣兩級均成立統計普法執法領導小組,明確了普法執法辦事機構;各鄉級統計機構也明確了一名兼職普法執法人員。
2、制度健全。各級積極落實統計依法行政九項規范化制度,重點執行各項統計專業制度和統計法規制度,部分縣(市)區還聘請法律顧問,為推進依法統計提供了制度保障。
3、責任落實。各縣(市)區均圍繞統計工作任務,制定年度法制工作計劃,并積極推行依法行政責任制,有的還將依法行政責任進一步分解細化,與鄉鎮簽訂責任書,將行政執法責任落實到位。
4、主體合法。統計部門所有人員、大部分鄉鎮首席統計員都辦理了《統計執法檢查證》,做到了執法主體合法;嚴格執行統計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四上”企業統計從業人員大多數經過專業培訓,實行持證上崗。
5、行為規范。依法統計行為基本規范,企業“一套表”單位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專門的電腦獨立進行聯網直報,嚴守聯網直報“四條紅線”,并按照專業要求進行臺賬設置。
二、存在問題及建議
調研認為,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我市全面推進統計依法行政還面臨以下問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
1、基層隊伍須進一步加強。目前,大觀區、宜秀區、市開發區尚未設置獨立的統計機構。各鄉鎮雖設了統計站,但多數與其他機構合署,統計人員1到2人,大多為兼職,且變動頻繁、新手多,對數據質量等難以實施有效的把關。建議:進一步完善縣(市)區統計機構,建立健全具有行政管理效能的鄉鎮統計機構,重視加強行政村的統計工作;同時,抓好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持證上崗率,保持統計人員的相對穩定,強化統計管理,努力提升統計水平。
2、基本保障須進一步強化。鄉、村兩級統計經費普遍不足,統計手段不夠先進;一些基層單位未按照統計制度的要求,做好統計基礎性工作,源頭核心數據依據不扎實,報送統計數據的隨意性很大。建議:建立健全統計經費保障機制,認真研究落實基層統計人員的政治經濟待遇問題,鞏固完善市、縣、鄉鎮統計網絡有效連接,進一步提升聯網直報平臺的整體運行能力,加快統計信息化進程。
3、執法力度須進一步加大。部分統計人員對數據差錯、報表遲報等行為,礙于情面“不敢執法”,存在“重檢查、輕處罰”現象,查處違法案件的警示作用不明顯。建議:深入開展統計普法宣傳,注重建章立制,加強執法檢查和監督,嚴肅查處各種統計違法行為,并加大對統計違法有關領導和企業的追責處罰力度,優化統計環境,維護統計的嚴肅性,全面推進依法治統。
4、數據質量須進一步提高。一些地方和部門受地區排名或目標考核的影響,存在不愿提供真實的統計數據、遲報統計報表等現象,直接導致數據失真,嚴重影響了統計公信力。建議:不斷創新依法統計能力建設,提高服務水平,指導企業健全統計崗位責任制度,做好原始統計記錄和統計臺賬,確保源頭數據真實可靠。樹立全新統計數據質量理念,結合統計報表內容協調統計、會計、業務三項核算,做到數出有據,保障統計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