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主頁 > 機關工作 > 調查研究 >
          調查研究

          關于我市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作的調研報告

          發布時間:2014-05-26     閱讀次數:

           

           
          市人大常委會農業與農村工作委員會
          2014年5月26日
           
          主任會議:
          4月8日至9日,市人大農工委調研組,在市水利局主要負責人陪同下赴岳西縣、太湖縣調研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作。
          調研組一行先后察看了岳西縣溫泉鎮龍井水庫和太湖縣花涼亭灌區,聽取了兩地政府的相關工作匯報,并召開相關部門、部分鄉鎮負責人和市、縣人大代表等參加的座談會?,F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 基本情況
          一是灌區工程多興建于上世紀后半葉。岳西縣現有的66座小型灌溉水庫均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都屬于1萬畝以下的小型灌區。水庫蓄水后即進行渠道開挖等配套工程建設,共建設干、支渠251公里。花涼亭灌區工程1958年初建,1972年擴建,1982年開始支渠以下的續建配套,至1999年,渠系網絡基本形成,同年被列為國家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經過努力,除部分管理設施外,相關工程項目均已完成。
          二是近年來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岳西縣從2010年開始,認真實施了第二批和第五批小農水重點縣項目,連續六年累計投入資金1.22億元,新建加固攔河堰97座、修建灌溉渠道128條、加固山塘40口,新增灌溉面積8677畝,改善灌溉面積5.1萬畝;縣財政每年安排550萬元資金用于面上農田水利建設?;鐾す鄥^自1999年—2011年底已累計下達投資計劃21406.94萬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資金13748萬元,省配套1375萬元,省以下地方配套6283.94萬元。累計完成投資1546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13400萬元,省配套1375萬元,省以下配套685萬元。
          三是花涼亭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選工程基本建成。花涼亭灌區是國家大Ⅱ型灌區,自1999年至今實施了以節水為中心的大型灌區續建配套改造項目,先后共完成:(1)總干渠、干渠7座大型渡槽改建和除險加固,總長2408.5米;(2)渠首樞紐滾水壩、進水、防洪、沖砂、泄洪、龍潭湖泄洪閘加固、渠下涵等15座重要建筑物改建和加固;(3)總干渠、干渠渠道的除險加固48.85公里;(4)總干渠防汛道路36.7公里,干渠防汛公路13.7公里。累計完成工程量:土石方182.5萬立方米;砌石13.08萬立方米;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87000立方米;(5)完成任務灌區信息系統一期工程,累計建成管理局信息中心及5個分中心,完成灌區總干渠及4條干渠進水閘13個站點的水位閘位檢測。2005年在全國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中期綜合評估中評定為優秀等級,2007年被水利部列為全國大型灌區信息化試點灌區。
          四是灌區工程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明顯。據統計,花涼亭灌區自1966年5月正式放水灌溉以來,已累計供水189.64億立方米,累計灌溉農田2481.67萬畝,增產糧食200多億公斤,棉花100多萬擔,創社會效益50多億元。灌區的建設帶動了灌區四縣(太湖、望江、宿松、懷寧)農業的發展,在項目區增產、增收、節水、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效果,是灌區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岳西縣實行政府主導、項目整合、多元投入的機制,近年來每年都安排專項資金用于面上農田水利建設,對民間資本投入水利、群眾投工投勞辦水利實行“以獎代補”,推動農田水利建設深入開展;農田灌溉配水設施和農田耕種、灌溉條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全縣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連續兩年獲得全省農建“江淮杯”和全市農建“皖江杯”三等獎。
          二、存在問題
          1、工程建設先天不足。岳西縣現有水庫、山塘等水利工程大多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興建,國家投入資金少,多數為土法上馬的邊設計、邊施工、邊使用的“三邊”工程。由于受當時經濟狀況和技術水平制約,工程項目缺乏科學規劃、合理施工,工程質量差,輸水渠道不完善,多數是土渠,有的甚至沒有輸水渠道,大部分是“半拉子”工程,建成之初就難以發揮效益。
          2、投資單一,資金缺口大。近年來雖然國家對農村水利建設的扶持力度在不斷增加,但地方配套資金不能完全到位。國家對大江大河的治理、大中型灌區配套建設扶持力度大,但對小型灌區配套建設投入小。如去年省政府實施的“5588”小水庫等“八小水利”工程改造提升項目,省財政按有效灌溉面積即平均每畝給予100元補助,缺口很大。以東方紅水庫灌區為例,按灌溉面積1萬畝計算,灌區改造僅能爭取省財政資金100萬元,但工程總投資達4263萬元資金。另外,農業投入范圍較窄,投入產出效益低,對社會資金缺乏吸引力;水利投入回報期長,給投資者帶來一定的風險;因灌溉渠道不配套,農業灌溉水費征收難,水利工程難以按成本核算進行管理。基于以上情況,比照發達地區的水利工程融資體制暫難實行。
          3、管理缺乏有效措施。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存在責、權、利不明,建、管、用脫離的現象,農戶與已有的水利基礎設施之間缺乏有效銜接。特別是取消“兩工”即積累工和義務工后,農民參與農田水利建設的主體嚴重缺位,大多數農田水利設施產權不明,名義上為集體所有,實際上沒有真正的主體,與土地承包和村、組道路建設相比,農民沒有更高的積極性,加之用水需求不大,沒有管理經費,致使灌區配套設施管理不到位?!?/span>
          4、花涼亭灌區虎形潭渡槽存有安全隱患。花涼亭灌區虎形潭渡槽是由分兩期實施的二渡槽組成,左槽建于1962年,右槽建于1971年。左槽出口曾于2011年12月12日發生潰口險情,于2012年修復,2012年11月6日又發現有嚴重漏水,裂縫漏水長達10米,呈瀑布狀,渡槽底部拱頂有兩支矩型橫梁端頭混凝土大塊脫落,2013年灌溉前對漏水裂縫進行了臨時性處理,以勉強維持2013年灌溉通水。今年如險情繼續發展,將對灌溉供水造成嚴重不利影響,甚至可能出現安全事故。
          5、花涼亭灌區管理單位經費緊張。花涼亭灌區由于受益四縣屬國家級貧困縣或經濟不發達地區,長期以來,市、縣財政對灌區管理單位供給實行的是低標準定補或補助,沒有考慮國家政策變動因素,多年維持不變,現有在職職工128人,離退休人員57人,市財政從2002年起每年只定額補助159.34萬元,造成管理單位職工工資、基本運行經費、工程維修養護經費嚴重短缺,難以開展有效的管理,管理單位缺乏自我維持的能力。
          三、建議
          1、加大對灌區續建配套項目投入力度。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是農村水利基礎設施體系。小型水利工程是農業的毛細血管,建設好、維護好小型水利工程,事關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各級政府要發揮好主導作用。一是按照省政府出臺的《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指導意見》,編制本行政區5年規劃與年度實施方案。二是整合相關支農涉水項目資金,把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切實落實土地出讓收益10%用于農業水利工程建設的要求,為農業水利工程建設提供有效的資金支持。三是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積極探索結合市場化方式推進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和管護,促進其發揮長久效益。
          2、盡快啟動花涼亭灌區虎形潭渡槽拆建工程。花涼亭灌區是安慶市農業、農村的重要基礎設施,是安慶農業水利不可多得的寶貴財產,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保護好它。鑒于該灌區虎形潭渡槽存有安全隱患,建議市政府盡快與省水利廳銜接,盡可能快些啟動該項目拆建工作,使花涼亭灌區充分發揮效益。
          3、進一步推進農水工程管護體制機制改革。按照“產權有歸屬、管理有載體、運行有機制、工程有效益”的要求,落實管護的主體和責任。通過明確資產產權和使用權歸屬,引入競爭機制,加大財政補貼撬動村集體組織、新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參與小農水工程建設和管護,引導發展多種形式的實體。同時,建議政府努力探索大型灌區水費征收管理體制的改革,對花涼亭灌區管理局實行收支兩條線,在新一輪事業單位分類界定中足額落實灌區管理局人員經費和工程維護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中县| 巴东县| 伊宁县| 江山市| 漳州市| 长汀县| 长武县| 麦盖提县| 图木舒克市| 五河县| 兴安县| 东乡| 临漳县| 海晏县| 桃园市| 陇南市| 襄垣县| 彰化市| 庄浪县| 定边县| 夹江县| 荔浦县| 砀山县| 鄂伦春自治旗| 确山县| 泰和县| 汉阴县| 莆田市| 平遥县| 永川市| 峨边| 宁津县| 阳泉市| 高要市| 裕民县| 黑龙江省| 洪湖市| 黔东| 肥乡县| 辽宁省| 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