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市發改委
2015年4月
能源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動力。隨著我國工業化發展,能源需求持續增加,面臨著環境污染、氣候變暖和能源安全等諸多挑戰。黨中央國務院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打造中國能源升級版正處于重要時期,清潔能源的重要地位逐步確立。我市清潔能源如何發展才能順勢而為、不落人后,又能實現本地資源的最優化利用,值得深入思考。
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能源工作
(一)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確立我國能源發展行動綱領
2014年6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6次會議,研究了能源安全和戰略問題,明確提出了我國能源安全發展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戰略思想,即: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應體系;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推動能源體制革命,打通能源發展快車道;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
(二)國家能源委員會確立我國能源發展戰略
2014年4月18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審議通過《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明確了“節約、清潔、安全”三大能源戰略方針和“節能優先、綠色低碳、立足國內、創新驅動”四大能源發展戰略,加快構建低碳、高效、可持續的現代能源體系。
(三)《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大幅提高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
2014 年11 月12 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北京發布《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就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達成一致意見,宣布了兩國各自2020 年后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美國計劃于2025 年實現在2005 年基礎上減排26%-28%的全經濟范圍減排目標并將努力減排28%;中國計劃2030 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并計劃到203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四)國家系列政策促進清潔能源發展
1、能源發展戰略確定調整能源結構主攻方向
2014年11月,國務院發布《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要求:著力優化能源結構,把發展清潔低碳能源作為調整能源結構的主攻方向。堅持發展非化石能源與化石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并舉,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大幅增加風電、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電消費比重……,大力發展風電,加快發展太陽能發電,到2020年,風電裝機達到2億千瓦,光伏裝機達到1億千瓦左右……
2、大氣污染防治推動清潔能源供應
2013年9月,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要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供應,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加大天然氣、煤制天然氣、煤層氣供應。加快清潔能源替代利用,積極有序發展水電,開發利用地熱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
3、碳排放權交易助推低碳發展
國務院于 2011 年 10 月下發《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同意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及深圳開展碳交易試點。2014 年 6 月 19 日,七省市的碳交易試點全部落地;2014年1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這是中國第一份碳市場立法文件,將為后續工作開展提供重要支撐。預計2016年,國內將由區域試點階段逐步向全國性碳市場過渡,全國性碳交易市場有望啟動,國內碳交易市場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同時,碳排放控制可能將從“單控”轉為“雙控”,即不僅對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確定目標責任,而且還會對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確定目標責任。碳排放考核將從“虛核”轉為“實核”,國家改變在能耗指標基礎上進行推算的模式,組織開展了全國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摸清了各地區溫室氣體排放情況,進行了年度碳強度下降的核算工作。
4、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將推動地方積極性
國家將對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實施配額管理,即對各地規定全社會用電量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應達到的比重。2014年底,《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管理辦法》已上報國務院,預計即將出臺。國家將對可再生能源電力實施配額制管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國家及省級電網企業將共同承擔完成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的責任,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納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和節能減排考核體系,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配額可折算結算節能量,將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較大空間。
在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清潔能源作為能源結構乃至整個經濟結構調整的依托之一,正被寄望成為托起未來經濟“穩增長”的新支點。一批支持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發展的政策文件陸續出臺,將有力的促進清潔能源的發展。
二、我市清潔能源開發潛力、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我市清潔能源開發潛力和現狀
風能資源可開發空間較大。安慶市南臨長江、北依大別山,地勢北高南低。在大別山與長江南岸丘陵地形的共同影響下,形成一個地勢較低的河谷“平原”,風速較大、風能資源較豐富。我市風能資源總儲量超過6000萬千瓦,其中年平均風功率大于150瓦/平方米的區域面積大于260平方公里,相應技術可開發量為390萬千瓦。
目前我市已建成、在建、已核準、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及正在測風的風電項目共25個,總裝機容量為2238.5兆瓦(223.85萬千瓦),計劃總投資195億元。其中已建成并網項目2個,裝機容量為95.5兆瓦;在建項目4個,裝機容量為198.5兆瓦;已核準(未開工)項目4個,裝機容量198兆瓦;列入核準計劃項目1個,裝機容量為100兆瓦;已開前期工作路條項目1個,裝機容量為49.5兆瓦;正在測風項目12個(隨著測風情況變化會有所調整),裝機容量為1597.5兆瓦。
太陽能資源可開發空間較為豐富。我市屬于太陽能資源三類地區,水平輻射量為1368.8kWh/m2/yr。光伏開發所需空間較大,1兆瓦電站須占地30畝左右,戶用光伏3000瓦需用地25-30平方米左右,我市農村地區腹地廣闊,可開發利用的空間較為豐富。
目前我市光伏發電應用剛剛起步,僅裝機3.28兆瓦。我市望江、潛山、桐城、宜秀等一些大型光伏電站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天然氣利用潛在市場巨大。2014年,我市天然氣消費總量1.1億立方米,僅占全省的3.67%,除城區和桐城、懷寧外,尚有樅陽、潛山、太湖、宿松、望江、岳西六縣未實現管道供氣,占全省未通管道氣縣的1/5以上。一旦實現縣縣通支線管網,天然氣消費量將有巨大增長。
目前我市正在開展天然氣宜南環線(太宿望岳潛五縣)項目前期工作,力爭2015年底開工建設,2017年實現全市縣縣通管道天然氣。
生物質能利用空間有限。我市生物質資源主要為秸稈和生活垃圾,據統計,全市每年共有秸稈資源約276萬噸,生活垃圾51.32萬噸。
目前我市已建成3家生物質電廠(陽光凱迪桐城農林生物質電廠、陽光凱迪望江農林生物質電廠和大唐安慶生物質能發電廠)和2家生活垃圾發電廠(皖能中科安慶生活垃圾焚燒電廠和桐城市垃圾焚燒發電廠),總裝機10.95萬千瓦。
抽水蓄能有待開發。2010年,安徽省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報告中我市桐城市黃甲鎮、岳西縣河山寨、潛山縣九井崗、宜秀區楊橋鎮共4個站址被選為電站站址資源,裝機規模均能達到120萬千瓦。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促進抽水蓄能電站健康有序發展有關問題的意見》(發改能源〔2014〕2482號),選點規劃是各地抽水蓄能電站規劃建設的基本依據。
目前桐城抽水蓄能電站完成了預可研審查,岳西抽水蓄能電站與華電簽訂投資協議。
(二)當前我市清潔能源開發存在問題
1、風電開發存在的主要問題
(1)資源零散開發,各風電開發企業跑馬圈地。目前已有12家企業進入我市,但占據開發地點最多的國電、華能也僅有194.5MW和150MW申報項目。
(2)地方近期沒有獲益,遠期獲益較少。據測算,一座50MW的風電場投產后,由于抵扣稅,地方在6年內基本沒有稅收,6年后,年稅收總額500多萬元,地方稅收100多萬元。就業也僅僅4-6人。對當地幾乎沒有帶動作用。
(3)個別縣區在無任何對價條件下簽訂獨家開發的不平等協議。
(4)雖然當地資源被開發利用,但未來碳排放交易權、可再生能源配額證書交易權卻掌握在開發企業手中,隱憂較嚴重。
2、光伏開發存在的主要問題
(1)大型電站。
占地面積大,資金量大,且受國家指標控制較嚴,在我市發展難以快速突破,但可以盡早謀劃爭取,并做為儲備資源加以統籌。
(2)分布式電站。
認知度問題。按目前的收購電價和資金成本,分布式光伏的投資回收期在8-10年,但后15年基本是凈收益,獲利穩定且非常可觀,但目前除少數愛好者外,一般個人很少愿意投資。
資金問題。一般家庭電站3KW投資2.4萬元左右,城市居民很少有建設地點,我市農村居民尚不愿投資。兆瓦級雖然適宜于村集體投資建設,但投資量較大,融資渠道亟待開發。
開發商選擇。由于光伏項目存續期長達25年,項目質量、后期運營維護等等問題都必須慎重考慮,如果政府加以引導推動,必須選擇有實力、有信譽的開發商。
開發場所問題。園區廠房屋頂是較好的開發場地,但受屋頂權益、電費結算、屋頂質量安全等等原因,單靠投資商開發較難大規模展開。農村光伏開發也面臨農民屋頂質量、場地權益、項目所有權維護等等,如不在政策設計、模式開發、融資渠道、保險等等方面有所創新突破,投資商也難以大規模開發建設。
3、生物質能開發存在主要問題
(1)生物質燃料品質適應性問題。南方地區多數秸稈品種、熱值、含水量等等均限制了生物質發電的效益。
(2)收購、運輸環節及成本問題。
(3)項目布局問題。望江凱迪、大唐、桐城凱迪布局相隔較近,原料來源互相競爭。大唐生物質電廠主要就是因上述原因而停產,目前雖然也在積極籌劃恢復生產,但也還面臨種種困難。
4、天然氣開發存在的主要問題
(1)新增氣源不足。由于我市天然氣三級市場由特許經營權獨家經營,而其受一、二級上游供氣指標分配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近年來,氣源增加量難以滿足安慶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增長量需要。
(2)市場需求不均衡。以主城區為例,最大用戶市玻璃制品公司已停用氣,并被旺旺食品公司取代,而食品企業用氣有明顯的季節性要求,使得整個安慶城區天然氣供應不能常年相對均衡,夏季需求不旺,冬季供應不足。
(3)供應渠道單一。我市主城區及8個縣(市)天然氣市場均簽訂了長期特許經營權協議,三級市場被部分燃氣公司占據,處于壟斷狀態,沒有形成良性競爭的局面。
(4)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以天然氣管道為例,除城區和桐城、懷寧外,尚有樅陽、潛山、太湖、宿松、望江、岳西六縣未實現管道供氣,占全省未通管道氣縣的1/5以上。據初步測算,為實現省政府《安徽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確定的“到2017年基本實現所有市、縣管道供氣”的目標,我市還需要新建天然氣支線管道350公里,是2004-2014年累計建成管線的6倍。
5、抽水蓄能開發面臨的主要問題
抽水蓄能電站是利用兩個相連水庫地勢落差,采用“余電抽水”和“余水發電”,使水庫水力循環同電網峰谷負荷反向工作,對電網調峰、填谷、調頻、調相和事故備用,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受目前的政策條件和經營體制制約,抽水蓄能電站屬電網配套“蓄能”設施,自身耗能大于產能,單從發售電看,是利益倒掛項目。
三、進一步推動我市清潔能源開發的思路
經過研究分析,我們認為,面對當前節能減排降耗的形勢,我市清潔能源開發必須以預留我市未來發展空間為基本出發點,探索資源開發對本地利益最大化的途徑,以期通過市場培育和資金積累為引進清潔能源關聯產業開辟新渠道,為此,我們提出了“金融開發帶動,合作共贏發展”的基本思路。
(一)金融化開發的方式是較為理想的選擇
現狀條件下,由于我市清潔能源開發對象,如風能、太陽能都不是商品,不具有直接市場交易的特性,也不能采取行政收費方式,屬于“隱性資源”,必須通過一定的市場化方式,利用金融工具轉化為“顯性資本”。
初步測算,安慶地區一般條件下,風電、光伏項目收益能支撐金融性開發。風電開發的全部投資內部收益率可達9.5%左右,資本金收益率可達13%左右;大型光伏電站的全部投資內部收益率可達11%左右,資本金收益可達17%左右。我市風電、光伏電站開發項目具有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和收益明確、現金流穩定等特點,具備金融屬性。
當前碳排放交易、可再生能源配額管理均處于試點或征求意見階段,開發企業尚未將這部分收益納入項目經濟評價體系,我們有與開發企業談判開展金融合作的基礎空間。
利用金融方式可有效化解資源開發需求和產業發展訴求融合過程中,有關時序進度、主業方向、投資能力、量能匹配等等不一致、不同步的問題。
(二)金融化開發需建立有序開發機制
未來幾年內我市清潔能源發展政策壓力有限,目前開發的現狀完全能滿足可再生能源配額考核的要求,可以爭取更有利的開發條件。
當前我市清潔能源的開發資源正逐步被“蠶食”的現狀須高度重視,尤以風電資源為甚。隨著光伏產品價格的不斷降低,光伏發電也已開始成為各路資本角逐的重點。光伏開發占地面積大,開發場地資源也即將面臨被“蠶食”的境遇。必須盡快建立資源有序開發的機制,以確保預留我市未來發展節能減排降耗空間。
清潔能源金融性開發必須具備一定的規模,才能有運作空間和吸引力。以風電為例,安慶已批尚未開工和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總裝機在1500兆瓦左右,總投資約120億左右,尚具備進行金融開發的體量。如果任其被無對價瓜分,則金融性開發效果大打折扣,甚至無法啟動。
(三)金融開發清潔能源的運作模式
設立清潔能源發展基金,運作掌握清潔能源資源和項目,策劃設計可行的項目包(可以打包的清潔能源資源包括風能資源及開發場地資源、太陽能資源及開發場地資源、加氣站、加氣泵船、輸配氣站等天然氣基礎設施經營特許權、其他資源條件等),對外洽談合作條件,選定開發企業,由基金鎖定碳交易收益,同時通過基金放大運作,獲得更多項目包投資收益、資本金收益和股權溢價收益。
四、當前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一)重視利益格局調整
首先是相關縣市區的顯性利益應予以重視和保障,如稅收、未來節能降碳空間等,同時,也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推進;其次是既得利益企業可能的抵觸、不配合,也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抓緊統籌風能資源
風能資源是我市以金融思維開發清潔能源的基礎和必要條件,必須即刻統籌,我市最好的風能資源已所剩不多,如再無節制、低門檻地讓渡資源,則無法實施相關開發設想。可以采取暫停項目申報、暫停土地供給、暫停林地征用等方法,對所有未開工建設的風電項目一律納入市級清潔能源基金統籌計劃,重新談判開發條件。
(三)開展風能、光伏資源勘察,謀劃相關項目
謀劃儲備一批風電項目;開展大型光伏電站選址工作,謀劃儲備一批大型光伏電站項目;開展農村分布式光伏試點工作。
(四)統籌天然氣開發建設項目
將加氣站、加氣泵船、儲調備庫等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納入市級清潔能源基金統籌計劃。謀劃全市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爭取國家投入。
(五)必須建立強有力的工作推進機制
金融化開發清潔能源涉及面廣,觸及面多,需成立高規格推進機構,建立強有力的推進機制,推動清潔能源開發方法創新,在不損害縣區既得利益的同時,實現市縣利益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