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一位“小巷總理”,潛心社區30年,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將所在社區打造成省市知名“品牌”,其創新舉措倍受推廣;
如今,從社區崗位光榮退休的她本該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但她卻退而不休,發揮余熱,接手起了養老服務事業。一年來,她將“社區式”管理融入其中,提起大家的精氣神,使整個養老院煥發生機,其樂融融。
她就是開發區福壽苑養老中心院長,安慶市十六屆人大代表———楊基鳳。
扎根社區 創新不止
眾所周知,社區工作涉及千家萬戶,千頭萬緒,要干出成績,絕非易事。翻開楊基鳳的榮譽冊,她先后獲得“全國社區優秀婦女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國優秀社區工作者”、“全國社區志愿者先進個人”、安徽省“江淮十大女杰”、“三八紅旗手”和“安慶市勞動模范”等多項殊榮。這些榮譽稱號見證著她潛心社區30年來所做出的不凡業績。1988年,楊基鳳從居委會衛生管理員做起,多年來,她兢兢業業,敢為人先,“工作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堅持兩條,一是學習,二是創新。”談到社區工作的經驗,楊基鳳表示,創新一直是她的不懈追求。
1991年,楊基鳳當選湖濱居委會主任時,居委會沒有一個集體經濟來源,工作難以開展。楊基鳳看準時機大膽決定,打破小區圍墻建門面向外出租,這樣一來年收入幾萬元,一下盤活集體經濟,小區衛生、綠化、亮化、美化工程一項項開展起來,一個落后的小區在楊基鳳的打理下變得靚麗起來。當年,湖濱居委會在全市文明創建中一躍奪冠。1996年,楊基鳳當選菱湖新村居委會主任。當時,“下崗再就業”這個新名詞剛出現,楊基鳳就在轄區為下崗職工牽線搭橋再就業。2000年,居委會更名為社居委,社會人、單位人、自由人、農村務工者等紛紛成為社區居民,菱湖新村社區管轄范圍擴大,居民從800多戶增加到1724戶近萬人。面對新挑戰,楊基鳳帶領社區工作人員轉換工作思路,區分層次,明確重點,逐漸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那就是“三必訪”(新遷居民家庭、“兩勞”釋放人員、下崗待業人員必訪)、“三必問”(每月戶籍變更情況、七十歲以上老人情況、再就業上崗人員情況必問)和“四必記”(下崗待業情況、困難家庭情況、解難設想措施、走訪家庭情況必記),并在全市率先成立社區黨委,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2005年1月,楊基鳳在社區創新建立全市第一家“愛心超市”,面向老年人、下崗職工等弱勢群體,開展助醫、助殘、助學、助困、助教活動。與此同時,楊基鳳還在社區建成全市首家“星光老年之家”,讓多位老人入住安度晚年;在社區建成集老年大學、圖書閱覽、文化娛樂為一體的活動中心,并為社區老人開通“愛心服務直通車”。
正是靠著敢于創新、敢為人先的無私奉獻精神,楊基鳳帶領居民們將菱湖新村社區打造成了幸福家園,并成為市、省乃至全國知名度很高的先進單位。
關愛老人 四心合一
從自己鐘愛的社區崗位退休下來,楊基鳳又應邀接手了養老服務事業。記者來到位于開發區的福壽苑養老中心,步入大門,只見院落寬敞干凈,房屋錯落有致,花草樹木點綴其間,更顯生機盎然。老人們閑庭信步,怡然自樂。不遠處,工作人員正在草坪鋤草,“因為夏天剛過,蚊蟲的卵伏在草里,現在鋤草后再打藥,來年夏天蚊蟲就少多了。”楊基鳳笑著告訴記者:“這也是我在社區時帶來的經驗。”
去年8月,楊基鳳來到養老中心時,全院只有30位老人入住,而今200張床位已將近住滿,采訪中,還有老人子女前來請求辦理入住手續。是什么原因讓這里在短短一年內深受老人及其子女的信賴呢?楊基鳳坦言:“用心去做,才有回報。其實老人進入了養老院就是人生的最后一站,我們從事養老行業的人應該要用心、用情、用愛去干好這份事業。當然,想完全做好確實不容易。”楊基鳳剛來這里時,護工的積極性不高,原因是干多干少一個樣,于是她把管理社區的一套方法因地制宜地用了起來,打破了這種模式,設定按勞取酬,并且以身作則,鼓舞干勁,每天奔波于各個房間看望老人,噓寒問暖,傾聽老人的需求,大家的積極性也跟著提高起來,對老人的服務更加盡心了。“我要求全體工作人員包括護工,要熱心、細心、愛心、同情心,四心合一。一定要與老人、子女多溝通交流,發現問題及早解決。護工也要注重自己的儀表,言行舉止。對老人要尊重,把老人當成自己家的長輩一樣,無微不至地關懷。”所謂百善德為本,敬老孝為先。正是楊基鳳提倡的四心合一,提起了全體工作人員的精氣神,他們對老人們悉心照料,隨季節變化為老人增減衣物,確保室內外衛生安全,遇到春天、梅雨季節等傳染病易發季節,提前打藥消毒,防患于未然。并且嚴把食品關,不得有任何差池。“我不希望養老院成為一個被人們遺忘的角落,因此基本上每月開展一場活動,豐富老人們的精神生活。今年來,有京劇團、文化館等負責人帶隊來演出,黃梅戲票友來這里表演,還有安慶師范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等學生為老人們表演節目,他們還紛紛為老人們讀報,和老人們談心,真是其樂融融。”
談起目前我市的養老事業發展狀況,楊基鳳深有感觸:“安慶老齡人口已達到16%,超過全國平均數2個百分點,所以說安慶養老事業迫在眉睫地需要發展。”為此,作為人大代表的她在今年年初的兩會上提交了《關于加強扶持養老院建設的建議》,首先,提倡養老事業走向產業化、公司化、經營化、市場化發展。建議政府加大力度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養老院,提供減少稅收、增加補貼等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為養老服務業做出貢獻,并保證這些扶持政策能切實得以兌現;其次,養老要與醫保銜接起來,走醫養結合的道路,建立醫療型養老院,實行醫養結合,既可以保證住養老人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同時又減輕了大醫院老人壓床現象,緩解醫院床位緊張;第三,養老機構準入機制要合理化,門檻不能太低,機構養老要具備一定的規模和規范。目前養老院都是以床位多少等簡單因素粗略設定補助標準,這樣的補助標準難以推動養老院產業市場化運營的。建議對養老院評審出臺類似于星級酒店、等級醫院的評審標準,針對不同等級的養老院給予不同的補助標準。
“安慶市作為全國養老試點城市之一,我們應該抓住這一契機,讓養老服務事業走產業化發展模式,擴大規模,將生活服務、養老服務、醫療服務結合起來。”談起養老事業的發展前景,楊基鳳意猶未盡,更是滿懷希望,“我始終提倡文化、文藝進養老院,并且可以作為學雷鋒,志愿者的活動基地,豐富老人們的生活。此外,還應當加強養老專業隊伍的建設,可以在職業學院、醫專等高等院校開辟養老專業,廣泛培養專業人才補充養老服務行業的發展。養老院是上到政府下至基層,人人都應關心的地方,我們應該盡己所能,讓黨和社會的溫暖陽光普照進來,為安慶的養老事業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人選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