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日安慶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2011年至2015年,我市法制宣傳教育第六個五年規劃順利實施,社會法治化治理水平進一步提高,法治宣傳教育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建設法治安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保證全國、省人大常委會關于開展第七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決議的貫徹執行,推動全體公民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全面推進依法治市,順利實施“十三五”規劃,打造“四個強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2016年至2020年在全市公民中開展第七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十分必要。通過開展第七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使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明顯提高,進一步形成崇尚法治的社會氛圍。特作決議如下:
一、突出學習宣傳憲法。堅持把學習宣傳憲法擺在首要位置,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宣傳教育,重點學習宣傳憲法確立的我國的國體、政體、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內容,弘揚憲法精神,樹立憲法權威。實行憲法宣誓制度,組織國家工作人員在憲法宣誓前專題學習憲法。組織開展“12·4”國家憲法日集中宣傳、“江淮普法行”等活動,提高全市公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和國家工作人員的憲法意識,教育引導一切組織和個人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切實維護憲法尊嚴。
二、深入學習宣傳國家基本法律。堅持把學習宣傳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法律法規的基本知識,作為法治宣傳教育的基本任務,結合學習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在全社會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由法定、權依法使、尊重和保障人權等基本法治理念。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打好“五大”攻堅戰,加快推進“四個強市”建設,廣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主題活動。
三、推動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要接受法治宣傳教育。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市的長期基礎性工作,加強農村法治宣傳教育,以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式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公民努力學法、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大力弘揚法治精神,培育法治理念,樹立法治意識,增強法治信仰,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
六、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把法治文化建設納入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黃梅戲等安慶地域特色法治文化研究,繁榮法治文化作品創作推廣,廣泛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加強基層法治文化公共設施建設,推進法治宣傳櫥窗、法治廣場、法治公園等提檔升級,加強車站、機場、高速服務區、醫院、銀行、郵政、電訊等公共區域固定法治宣傳設施建設,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完善農村法治宣傳設施。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促進法律的規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相輔相成。開展“踐行核心價值觀、打造好人安慶”主題實踐活動。健全公民和組織守法信用記錄,建立和完善學法用法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宣傳表彰制度。
八、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創新。遵循現代傳播規律,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理念、方式方法、載體陣地和體制機制等創新。總結推廣各地各部門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有效做法,并結合不同地區、不同時期、不同群體的特點和需求,分類實施法治宣傳教育,提高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力戒形式主義。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和新媒體新技術等在普法中的作用,推進互聯網+法治宣傳教育行動。建立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充分運用典型案例,結合社會熱點,開展生動直觀的法治宣傳教育。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志愿者隊伍建設。深化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等活動。
十、加強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各級人民政府要組織實施好法治宣傳教育第七個五年規劃,落實領導責任,強化工作保障,做好中期督導檢查和終期評估,并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鄉鎮人大主席團)報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鄉鎮人大主席團)要充分運用執法檢查、聽取和審議工作報告以及代表視察、專題調研等形式,加強對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監督檢查,保證全國、省人大常委會關于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和本決議得到貫徹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