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戰略決策和市委“456”的總體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發展的協調性和平衡性,更加注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開放合作,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現代化新安慶打下堅實基礎。
深入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
創新發展
深入推進園區體制機制創新、科技創新、手段創新,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上市公司,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5%以上,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0家以上、上市報會企業5家以上。
協調發展
堅持揚長補短、穩中求進,緊扣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和鄉村振興,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
綠色發展
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爭創生態文明示范市,促進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
開放發展
建設大通道。推進合安九高鐵及沿線站房建設,做好武安杭、隨麻安、六安景、宿望宣、安黃鐵路前期工作。開工建設岳武高速東延線、德上高速桐城段,啟動蘄太高速前期工作,完成安慶至桐城、安慶至望江、望江至宿松等5條一級公路建設,加快建設安慶至樅陽等7條一級公路。
提升大平臺。努力擴大口岸開放,爭取將安慶港長風作業區、皖河農場作業區納入對外開放范圍,并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在做大做強B保物流中心基礎上,積極申創綜合保稅區,推動保稅加工、保稅貿易、保稅物流全面發展。加快汽車整車進口口岸核心能力建設,建成聯合查驗、檢測、倉儲、辦公等基礎設施,推動與汽車進出口業務相關的產業鏈建設,爭取汽車平行進口試點。發揮糧食進境指定口岸作用,大力發展糧食加工轉化產業。加強開放口岸技術保障和應急處置等能力建設,提升口岸運營效率。深入推進通關一體化建設,不斷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跨境電商平臺建成運營。
開展大合作。堅持引資引技引智相結合,著力引進知名跨國企業,力爭外商直接投資增長20%以上。加快建設貿易強市,健全外貿企業孵化培育機制,建設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引進服務外包龍頭企業,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0%以上。支持環新、盛運、華茂等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推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開展“首位產業招商年”活動,加強與央企、外企、知名民企的戰略合作,爭取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00個以上,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0個以上,新引進項目開工率、到資率分別達到50%和30%以上。
共享發展
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著力點,進一步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著力加快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
明確以“工貿中心、交通樞紐、開放門戶、生活名城”為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總體定位,使美好大宜城真正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板塊、立體交通的重要節點、內陸地區的重要口岸、服務供給的重要所在。
2018年重點實施“五大工程”:
“暢通工程”
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推進公鐵水空互聯互通:著手啟動安慶北高速互通、海口長江公路大橋的前期工作,認真謀劃主城區至高鐵新站、高鐵新站至新機場的快速通道;完成五里廟港和長風港一期升級改造,啟動長風港以集裝箱碼頭和滾裝碼頭為重點的二期建設,開展皖河新港區前期工作;開工建設安慶西高鐵樞紐站,規劃和預留長風港、皖河新港的鐵路專用線;完成天柱山機場航站樓和停機坪改造,推進新機場建設的前期工作。建成城市道路的外環內網:實施沿江東路改擴建工程,打通外環北路與環城西路連接線,開工建設中山大道東段,建成獨秀大道三期、天柱山大道東段,完成沿江路西段等道路建設,啟動中興大道高架工程。著力解決停車難問題:按需布局,新建和改造一批老城區停車場。
“雙創工程”
強化政策引導,推動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等要素協同,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手段廣泛運用。
“片區工程”
系統謀劃城市空間結構,科學編制片區發展規劃,采取產業集聚、組團發展的模式,積極培育經濟增長點。
“宜居工程”
堅持以人為本,著力“城市雙修”。以棚戶區改造為重點推進人居環境建設:推進“兩治三改”,堅持“先拆違、后拆遷”,改造棚戶區50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180萬平方米,完成城區“五化”工程;加強土地供應,堅持多措并舉,確保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以河湖連通為重點推進生態體系建設:實施好道橋、涵閘、泵站工程,加快“一縱兩橫”水系綜合整治;推進石塘湖入湖河流治理、老城區河溝生態清淤,實施“四湖兩河”截污工程,完成花亭、十里大溝等水體整治;啟動秦潭湖、神靈潭、張湖等環境改造;新改建城市綠化200萬平方米。以合理分布、優質供給為重點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市立醫院東城院區二期項目,打造區域性中心醫院;建成市一院龍山院區、市一中龍山校區;“前言后記”書店分別落戶市民廣場和筑夢新區;抓好國家養老試點城市建設,實施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信息化服務平臺一體化建設,促進養老與醫療、教育有機銜接,引進專業化、高水準的養老機構,新建居家養老服務站43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率達到100%。
“鑄安工程”
深化平安安慶建設,織密織牢社會治安、社區管理、安全生產的“防護網”。
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安慶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切實增強“四個自信”,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更新觀念,以敢為人先的銳氣砥礪前行,以奮發有為的豪氣改進作風,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堅持學思踐悟,提高施政本領。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強化理論武裝,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忠誠維護看齊習近平總書記這個黨的領袖,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在全市政府系統營造自覺學習、理性工作、勤于實踐、勇于擔當的濃厚氛圍,倡導“知行合一”和“行知合一”相結合,著力增強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努力造就全體公務人員的“寬肩膀”。
堅持改革創新,優化服務環境。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堅持求真務實,切實改進作風。堅持從嚴治政,推進廉潔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