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天柱山在發展旅游經濟的同時,一直積極爭取通過地方立法,以期加強景區的管理與保護,《安慶市天柱山風景名勝區條例》應運而生,并于2018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
天柱山旅游車隊師傅朱桂林:
我們這里天藍地綠、山清水秀,在這里生活還是非常舒服的,每天早上起來散散步,和各地游客一起打打拳,生活充滿了樂趣。同時,在這美好的環境里生活,對身體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
然而在2016年前,品牌不一、標識不清和農家樂經營不規范,游客的不文明行為,景區環境保護的要求與居民發展生產、改善生活需求之間的矛盾等問題,一直是困擾天柱山風景名勝區的幾大難題。
天柱山宣傳中心主任 葛玉屏:經過冷靜思考,我覺得我們景區在資源保護方面和約束游客不文明行為,旅游秩序、旅游市場管理方面確實存在職能弱化,規劃、管理和保護沒有執法權的尷尬。
天柱山風景名勝區是我國著名的旅游景區,是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更是安慶市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天柱山風景區規劃區域面積413.14平方公里,主景區面積102.72平方公里。天柱山風景區涉及3個鄉鎮7個行政村、1個國有林場,人口近15000人。自1982年被評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后,天柱山先后被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5A級旅游景區和世界地質公園。經過30多年的保護與開發,風景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日益增強,在安慶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隨著景區的發展建設,也出現了一些亟待依法規范的問題。
天柱山宣傳中心主任 葛玉屏:因為我們景區資源權屬比較分散,交叉管理、空白現象時有發生,像居民亂砍亂伐、亂搭亂建包括旅游經營者攔車拉客、圍客兜售這種情況,這種管理的短板確實客觀存在。
2006年,國務院頒布施行的《風景名勝區條例》是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的重要依據,《條例》對全國各級風景名勝區的共性問題作出了原則性規定。因此,進一步加強天柱山風景區管理,嚴格保護天柱山風景名勝區資源及其自然、生態環境,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和諧景區建設,制定一部接地氣的法規,就顯得尤為迫切。
天柱山風景名勝區立法呼吁由來已久。多年來安慶市委、市政府,潛山市委、市政府及天柱山管委會高度重視天柱山風景名勝區的立法工作。2017年1月,安慶市十六屆人大七次會議將《制定<天柱山風景區名勝區管理條例>的議案》做為大會第1號議案,列入2017年度重點立法計劃。
安慶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劉安平:根據立法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機構圍繞旅游新業態、旅游規劃、旅游市場監管等方面的重點難點深入調研,組織相關部門、相關企業和業內專家座談,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為《條例》的制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7年9月,安慶市人民政府向社會發布《天柱山風景名勝區條例(征求意見稿)》。經廣泛征求意見和多方論證調研,10月23日,安慶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天柱山風景名勝區條例(草案)》。10月30日、12月28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第三十九次會議兩次審議條例。2018年4月10日,安慶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第三次審議并批準通過《條例》。6月1日,安徽省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查批準了《安慶市天柱山風景名勝區條例》。7月12日上午,市人大常委會在潛山市召開《安慶市天柱山風景名勝區條例》新聞發布會。9月1日,《安慶市天柱山風景名勝區條例》正式實施。
安慶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劉安平:這個《條例》是自2015年我市獲得地方立法權以來制定的第四部法規,這部法規一是堅持和貫徹了綠色發展理念,在《條例》的制定過程中市人大常委會認真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嚴格按照上位法的規定結合風景區實際明確規定了嚴格保護、科學規劃、統一管理、永續利用的立法原則;二是規范了風景區管理機構和機制,《條例》結合風景區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明確了地方政府和風景區管理機構的職責,規定了管理區管理機構依法行使行政處罰權,為做好風景區的管理和保護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三是填補了風景區管理上的空白,在嚴格落實上位法的基礎上,《條例》根據風景區管理的實際需要完善了風景區迫切需要的一些管理措施,并設置了相應的法則。
《安慶市天柱山風景名勝區條例》分為“總則、規劃、保護、利用、管理、法律責任、附則”等七個章節共四十四項條款。整部《條例》堅持和貫徹了綠色發展理念,規范了天柱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制,填補了天柱山風景名勝區管理上的空白。
天柱山管委會副主任 王晨東:《條例》的實施加快了天柱山形成行政許可充分、統一高效、權責一致的管理機制,景區管理現在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條例》的實施為規范景區管理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旅游資源,促進天柱山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安慶市天柱山風景名勝區條例》的實施涉及范圍廣、關聯度大,組織協調實施工作責任大、任務重。潛山市委市政府切實加強領導,把貫徹落實《條例》作為推動本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建立了有效的工作制度,確立了規范的執法體系。
天柱山景區綜合執法大隊一中隊指導員 王淼生:《條例》實施以來,在規范景區旅游市場、統一景區店面招牌、禁止游客進入未開發領域等,并參照法律法規設置了具體的法則。此外,還明確實施車輛換乘制度,景區執法管理過程中確實做到了有法可循、有據可依。《條例》頒布實施以來,景區通過廣泛開展普法宣傳,讓《條例》深入人心,強化了群眾和游客的法治意識,有效提高了景區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條例》提出了要設立天柱山風景名勝資源保護資金。保護資金可以通過財政、社會資助、門票收入中的資源保護費、資源有償使用費等渠道籌集,專項用于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和管理。
天柱山管委會副主任 王晨東:設立天柱山風景名勝區資源保護資金對天柱山景區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資金的設立對于景區加強科學管理,加強旅游資源保護,實現天柱山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天柱山是安慶的名山,更是安徽的名山,不僅是珍貴的自然和文化遺產,也是安慶市乃至安徽省的一張重要名片。以法治要求高度重視天柱山的保護和建設,對安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生態保護都將起到重要作用。
天柱山景區綜合執法大隊副大隊長儲昭迪:當前我們已經印制好了《條例》單行本、普法宣傳畫將分送到旅游景區、鎮、村、轄區酒店、游客中心等涉旅場所進行普法宣傳,力爭讓《條例》內容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下一步,我們還將開展各類送法下鄉進村入戶行動,并充分利用宣傳車、景區大屏、手機短信、景區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媒體工具深入解讀《條例》,讓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充分知曉條例的內容,共同關注風景名勝資源的管理保護和有序利用,支持天柱山風景名勝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