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摘要(一) 這份“答卷”很亮眼
          發布時間:2019-01-09 09:34 | 訪問次數:
          2018年工作回顧
          2018,干了這些事
            加強經濟運行調度
            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挑戰,始終堅持逐月調度,在由市縣鄉三級干部參加的市委常委擴大會議上,有針對性地提出工業運行、項目建設、企業解困、營商安商等工作意見。從7月份開始,圍繞“四督四保”“四送一服”,成立了12個督導組,開展了為期半年的經濟工作督導專項行動,市政府堅持每半個月召開一次督導組長匯報會,市縣兩級1300多名干部共走訪企業2140家、調度項目770個、解決問題1200多件。
            推進省級以上開發園區改革
            借鑒筑夢新區體制機制創新的經驗,進一步為園區賦權賦能。市經開區推行了管理、組織、分配、用人等全方位體制機制改革;市高新區在轉隸原大觀經開區鳳凰片和托管山口鄉的基礎上,實施了山口片區整體開發和計劃單列的園區體制機制設置;各縣(市)區在推行一區多園之后,全面復制了市經開區的改革模式。
            開展首位產業招商
            完善首位產業“十個一”方案設計,發起首位產業招商年活動,創新全員招商方式,改進北上廣(深)招商推介的形式與內容,建立共引共建共享機制,加強過程管控和績效考核。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首位產業項目201個,實際到位資金179億元,市經開區消費電子零配件產業園、桐城塑料機械制造、太湖光學離型膜、望江汽車類超細線路板等一批10億元以上項目相繼落戶;新引進科研院所共建研發平臺17個、人才團隊26個。
            聚力“三大攻堅戰”
            一批突出環境問題得以解決,按時序要求推進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304件信訪交辦件全部按期報結,整治“污亂散”企業1348家、畜禽養殖規模企業145家,拆除小水電站18座、沿江濕地水面圍網養殖90多萬畝,完成主城區十里大溝、谷橋大溝、大寨溝黑臭水體整治,實施天朋屠宰場關閉,推進集賢關區域生態覆綠,涉江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的18個入江排污口全部實現達標排放、長江碼頭泊位拆除18個、減船退漁258艘。精準脫貧有力有序,開展“四大攻勢”行動,產業扶貧效果明顯,土地增減掛鉤工作全省領先,順利完成8.52萬貧困人口脫貧、101個貧困村出列的任務,岳西在全省國家級貧困縣中率先通過高質量摘帽驗收。金融生態環境穩步向好,深入推進國家社會信用體系示范市建設,扎實開展金融環境整治專項行動,涉金融債權和惡意逃廢債案件辦結4500多件,銀行不良資產得到進一步化解。
            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
            2018年僅主城區已完成棚戶區改造42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180萬平方米,惠及13.4萬人;同時,全面抓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與分配,推動祥和南北苑、輝煌家園等一批遺留問題的妥善解決,多年未得到安置的群眾約5390戶1.6萬人搬進了新居。
            完成一批重大規劃的編制
            面向安慶實際和未來發展,聘請國內頂級咨詢機構,編制完成《安慶市林長制實施規劃》《安慶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國家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規劃》《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規劃意見》等,并強力推動付諸實施。
          2018,成績在這里
            “六穩”目標基本實現
            認真落實中央關于“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要求,完善“4+X”產業政策體系,打出促發展的組合拳,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預計全市生產總值突破1900億元,增長8%以上;財政收入308.9億元,增長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2億元,增長14.8%;進出口總額104.8億元,增長1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5%;新增貸款275億元,增長15.2%;新增城鎮就業8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萬人。
            產業新體系初具雛形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9%和20%,均居全省前列。加快促進企業上市掛牌。持續推動首位產業發展。首位產業產值達到1300億元、增長20%,市經開區新能源汽車、市高新區化工新材料、桐城智能制造、望江和宿松紡織服裝、迎江現代服務業等產業產值已過百億,太湖功能性膜材料、懷寧新材料、潛山醫藥健康、岳西大健康和宜秀健康食品加工等產業正在形成集群集聚發展態勢。
            美好大宜城建設步伐加快
            完成城市建設投資57.5億元,增長11%,建成區面積從95.2平方公里擴大到101.6平方公里。交通基礎設施加快完善。新(改)擴建孝肅路、市府路等34條道路,獨秀大道、迎賓大道、皖江大道全線貫通,五里廟和長風港一期碼頭改造順利實施。人居環境整治扎實推進。人民路以南歷史文化街區L型街改造的示范段即將運營,“四湖兩河”截污工程完成,新(改)建排污管網100公里,新增城市綠化面積102萬平方米,秦潭湖、石塘湖入湖口環境整治工程開工建設。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安慶會展中心、海吉星農產品物流園和皖西南快遞產業園開工建設,安慶一中龍山校區建成,市一院龍山院區主體工程完工,成功舉辦第八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養老服務信息一體化平臺投用,新增公共停車位1萬個,新開通公交線路5條。
            生態環境有改進
            生態環境保護更加凸顯。全力以赴抓好污染防治。積極開展河湖清潔行動,地表水國控考核斷面水質達到考核要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積極開展固體廢棄物集中整治,安慶靜脈產業園一期開工建設,皖能中科二期建成運行;積極開展大氣污染防治,主城區35蒸噸、縣域10蒸噸以下工業燃煤鍋爐全面取締,主城區實現煙花爆竹禁限放,全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全省第四。扎扎實實推進生態建設。制定實施了《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慶)經濟帶“1515”方案》,以“八大行動”構筑生態保護“三道防線”;推深做實了林長制,新增國家林業經濟示范基地2個、省級現代林業示范區2個,完成人工造林和退化林修復20萬畝,濕地保護面積157萬畝、居全省第一;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深入推進農村“三大革命”,組織開展自然保護區“綠盾2018”行動,岳西成為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縣,潛山、迎江、宜秀成為省級生態文明示范縣區。
            鄉村振興在實施
            下滸山水庫下閘蓄水,華陽河蓄滯洪區安全項目前期工作順利,治理中小河流10條,除險加固小水庫27座,完成農村道路暢通工程2600公里,建成68個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完成5.2萬戶農村廁所改造,新建美麗鄉村中心村110個,改造農村危房1.3萬戶,解決了5.8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改革開放有成效
            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優化職教資源整合,安慶職業教育集團正式成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將邁出實質性步伐;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一網、一門、一次”辦理,全市政務服務融入全省“一張網”,網辦事項達到95%;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完成300個村“三變”改革試點任務,建成覆蓋全市的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大力推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縣域內首診比例達到65%,分級診療的格局初步形成。
            合安九高鐵建設全線推進,岳武高速東延線、德上高速桐城段開工建設,安慶至桐城等一級公路建成通車,全市鐵路發送旅客549萬人次,天柱山機場旅客吞吐量近50萬人次,安慶B保中心進口總值位居全省4個同類平臺第一,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基本建成,安慶成為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成員單位。
            民生福祉有改善

            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和9.8%,全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5%,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待遇標準提高60%,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特困人員保障全面提標,教師待遇得到全面提高和保障。 張培農 整理 

          安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齐哈尔市| 达尔| 台江县| 磴口县| 玉溪市| 福清市| 潼关县| 平遥县| 古田县| 灵川县| 乃东县| 阳曲县| 云阳县| 韶关市| 郴州市| 荥经县| 米易县| 定边县| 凭祥市| 保山市| 清远市| 永修县| 洞头县| 广宗县| 孟连| 安阳市| 安达市| 临沧市| 肥城市| 苗栗市| 仁化县| 屯留县| 黄梅县| 尖扎县| 兖州市| 华坪县| 尼勒克县| 林州市| 南溪县| 额敏县| 静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