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半,一束手電筒光閃爍在宜秀區楊橋鎮螺山村大聯圩圩堤上,蚊蟲圍著手電筒上的燈光繞來繞去。張兵深一腳淺一腳走在泥濘的圩堤上,他是剛剛參加完楊橋鎮防汛抗旱指揮部召開大聯圩應急措施緊急會議后,便又趕赴圩堤上巡查。自參加防汛抗洪搶險以來,像這樣的不眠之夜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個了……
6月底開始,宜秀區楊橋鎮屢遭強降雨襲擊,螺山村、破罡湖社區內堤壩、圩口眾多,高水位下險情不斷,形勢異常嚴重。在這防汛最緊急、群眾最艱難的關鍵時刻,作為這兩個村(社區)的書記,作為一名最普通的基層人大代表,張兵挺身而出,沖鋒在前,不顧個人安危,堅守在防洪搶險第一線。
“沒有理由,一定要死保!”
大團結圩楊橋段位于菜子湖通江河道旁,圩堤全長2.58公里,耕地總面積1100余畝,圩堤的安全關系到螺山、花山、鹿山三個村群眾的生命財產。6月29日,楊橋鎮防指大團結圩分指入駐,張兵堅持每日吃住在這里。
7月3日,因連日來強降雨影響,造成大團結圩楊橋段圩堤險情不斷,多處發生隱患,張兵連夜組織將圩堤上30余戶村民轉移到安全地帶后,迅速帶領螺山村應急小分隊返回圩堤堆沙包筑牢防線,并來回巡查險工險段。
“張書記,快回去看看吧,你家魚塘也被淹了!”剎那間,這個突如其來的壞消息讓原本忙碌的圩堤一下子安靜了下來。“顧不了了,我自己家已經淹了,可不能再讓咱們老百姓家被淹了啊。”那一刻,他沒有一絲猶豫,也顧不上給家里人打個電話,又投入了這場與洪魔的戰斗中。
“張書記,雨越來越大,船也不夠用,估計要保不住了!”搶險隊員報告說。“沒有理由,一定要死保!”張兵神色堅定。隱患點如何處置,堰梗、堤坡如何防護,多少人砍木樁、打木樁,多少人清雜......張兵來回奔波在大團結圩楊橋段的壩堤上。僅僅一天時間內,在全體搶險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1200米的堤壩加高任務,成功處置了兩處大的滑坡險情。
雨勢漸漸變小,大團結圩楊橋段總算保住了!然而,后來我們才知道,正因為他連日來不分晝夜的戰斗,無暇顧及自家承包的魚塘,洪水積滿并漫出塘壩,塘里的魚順水沖走,再加上來不及運走的魚糧、機械設備,這場大雨讓他一下子損失了將近五百萬元。而當別人問到他家里的情況的時候,他只是笑笑,但心里的苦又有誰能懂得?
“對不起家人,一定要對得起人民!”
7月4日上午,又下起了大雨,直接關系到螺山、破罡湖社區264戶780人的生命安全以及3700余畝耕地、3000多畝精養魚塘的群眾利益。大聯圩的安全時刻牽動著張兵的心。
“立即對所有群眾進行轉移!”在接到鎮防指的命令后,張兵第一時間對群眾安全轉移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當夜,所有受威脅群眾全部轉移到螺山小學、螺山敬老院等安置點,并協助安置點工作人員照料老人。殊不知,他自己的老母親已生病住院多日,而他卻沒空看望一次。“我是個不稱職的兒子”,那一刻張兵心里略有苦澀,眼淚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轉。
張兵今年已55歲了,頸椎一直不好,加上這幾天工作過度勞累,他的嗓子啞了,胳膊也時常抬不起來,然而我們始終聽不到他半句苦累、半句怨言,他依舊是那么的自信、那么的堅強。這就是我們的一名普通的基層人大代表,他總是無私地掏出一顆摯誠的心,滿滿的裝著百姓,危難時刻他總是身先士卒,不顧個人安危,舍小家顧大家。
“人民代表為人民,我對不起家人,但我對得起老百姓,因為我是一名人大代表啊!”這是張兵同志的心聲,更是他對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宜秀區楊橋鎮人大)